您好,欢迎来到 大农场·JT!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打造农业生产的“白城硬核”
    2020-08-07 09:11:49发布   浏览 36406    评论数 0

          又是一年仲夏季,鹤乡草原阡陌纳银,沃土藏金,处处荡漾着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激越音符。一项项水利工程让鹤乡白城得水独优、一片片重整的田畴像碧绿的翡翠为农民带来增收的祥瑞、一台台欢唱的大型农机为大地带来腾飞的动力……如今,瀚海大地吹响了向现代农业大市进军的号角,开启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新征程;白城农业在量的扩张基础上已实现了质的飞跃,瀚海的田野上铺开了现代农业生产兴市富民的靓丽画卷。

      引水活水 主攻短板破瓶颈

      在引嫩入白工程的渠首,柳翠花香,草青水碧,红砖绿瓦的泵房倒映在总干渠的水面上,微风吹过,连绵的稻田荡起层层涟漪,令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可谁会想到,就在几年前,这儿还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当地居民只能“靠天吃饭”,这里流传着“有水的村屯砖瓦房,无水的村屯是土房”的顺口溜,述说着“有水则兴,无水则衰”的道理。

      “以前种地年收入一般在2万元左右,去年用上引嫩入白的水,达到3万多元。现在水质好了,我养的螃蟹产量也上去了。现在俺村好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打算回来种地了!”正在水田里忙碌的镇赉县嘎什根乡创业新村村民李光站在满是生机的稻田中笑着向记者说道。

      近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大安灌区、分洪入向、引霍(洮)入向工程等建设,充分发挥各项工程引、调水作用,全面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水资源调蓄能力,并有力地补充了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为白城治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要完成灌溉草原面积100万亩建设任务,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貌。”采访中,白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白城市迫切需要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快引蓄水工程建设,并要在此基础上结合白城实际,以引嫩入白供水工程为基础,全力推动五家子、大安、洮儿河等灌区田间配套和土地整理建设任务,合理安排好农田灌溉用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4月15日,引嫩入白工程渠首白沙滩泵站正式开闸提水,较常年提前5天,40万亩农田提早获春灌。”白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农业生产根本在于耕地,命脉在于水利。如果说白城一系列的引水蓄水工程引来了源头活水,那么河湖连通工程则再构了塞上水乡的美景,形成江湖互济、草茂粮丰、鱼兴牧旺、人水和谐的水环境。从2013年河湖连通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共增加可蓄水能力2.5亿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6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5万亩。同时,全市地下水最高时平均上涨了1.02米,约1.5万农田井得以恢复灌溉能力。增加农田灌溉水量近5.5亿立方米,2013年到2019年全市粮食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产量呈逐年提高趋势。

      土地贫瘠、十年九旱造成了白城市农业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局面,传统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一直成为制约白城市农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针对白城地区十年九旱这一气候特点,白城市一直把水利工程和设施建设放在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据该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抗旱水源井达到15.64万眼,完成“柴改电”6.2万眼,新增节水灌溉设备1443台套,抗旱水箱5.2万个,全市旱田有效灌溉率超过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重整田畴 万顷荒地变良田

      眼下水稻正进入抽穗期,在镇赉县已竣工的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哈吐气片区,记者看到令人欣喜的画面:已完成衬砌的条条沟渠内,静静流淌着清澈的江水。渠间道路、桥涵纵横交错,举目望去,是成方成块的平整田地。农民们正忙着在水田里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一层层稻浪,一片片浓绿从农民脚下不断地向远方延展……据了解,早在2007年,该区片就规划建设了“万亩试验田”。他们区别不同地力、不同盐碱类别,选种了7个抗碱品种,采用10项技术措施实施分块试种。现在,大部分重度盐碱地都已经改良到中产田水平,平均亩产达到千斤以上,为项目区大面积盐碱地种植水稻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数据。据测算,新增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全部建成达产后,通过科技投入等相关改良措施,可增产粮食13亿斤,新增产值13亿元,项目区内6万农民人均可增收8000元以上。

      “想金山、盼银山,守住耕地是靠山”,这是鹤乡人最平实的想法。近年来,按照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的部署,白城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占补平衡是保护土地、保护耕地的灵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根据地理特征、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将白城市划分为三大土地整治区,即北部城镇和产业发展集聚区、东部基本农田集中建设区、西南部农副旅游发展区。按照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明确各整治分区土地整治的方向和重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土地高标准、生态化整治,坚持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循序推进的原则,对土地进行成片综合整治,整村推进,有效提升了项目区的整体效果。

      目前,大安、镇赉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125万亩。有效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320万亩。今年,计划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43万亩。

      科技创新 藏粮于技求发展

      “给自己当老板,挣钱就在家门口,这样的活儿干着才踏实。”说起现在的生活,洮北区平安镇永平村吴玉才打心眼儿里高兴。吴玉才告诉记者,2012年7月,白城市永远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拿到了白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洮北分局核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这是全市首家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设立的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与传统专业合作社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采取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业主为主力的方式,实现了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农民将由传统种植收入模式向“股金+红利+务工收入”的收入新模式转变。

      “白城市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市累计购置农机具53.8万台套,建设“一乡一个”农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7个。2019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90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17.8万台,配套机具达36万台套。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同时,为落实“藏粮于技”的战略布局,破解制约白城农业生产的瓶颈,增加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白城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与创新,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00多项。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航化作业、绿色防控等新技术集成应用超过1500万亩(次),“互联网+农业”等管理模式正在推广普及。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2%。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市还进一步加大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力度,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323万亩,并加大了重大病虫害特别是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力度,利用省防灾减灾专项资金采购监测设备,建立草地贪夜蛾阻隔带、加密监测点。全市现有大中型植保机械15534台套,其中无人机303台,储备农药77.3吨,确保虫害发生时有足够的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

      脚步铿锵,风乍起,一池春水吹皱。白城在黑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鹤乡白城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步伐,以农业生产体系为载体,通过开发耕地资源、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抗旱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水平,在充满生机的绿色田野上绘就农业发展的壮美蓝图。

    文章来源:白城日报
    分享:
    我要说两句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